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稻田生态养殖薄壳田螺技术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22:49:34标签: 田螺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稻田生态养殖薄壳田螺技术


  稻田生态养螺,是以海拔800〜1 100m左右 水稻田为基础,利用稻田水质好,螺在田间活动, 螺稻共育、互利共生,使之在生态环境下自然生 长,主要摄取浮游生物及硅藻类。薄壳田螺以肉 味鲜美、营养丰富、煮汤清澈、壳薄而著称,是珍贵 的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销售趋势看好,具有良好 的市场前景。稻田养螺投资小、见效快,是农民增 收、创收的好项目。该县农户每667m2稻田养殖 田螺平均增收1 000〜1 500元,经济效益显著。

  1、选择优质田螺品种

  田螺品种以个大、壳薄、采食性能好,生长繁 殖快、肉质细嫩、抗病力强,适于稻田养殖的高山 薄壳田螺为好。选择50!100m2有机物、硅藻类 含量高的田块,投入适量繁殖能力强的母螺和秸 秆,有利母螺的繁殖和幼螺的寄生。当水温达到 20!28C时,加速其繁殖,确保稻田幼螺养殖数量 的投放。

  2、选择养殖稻田和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进排水方 便,不漏水的稻田作为养殖田,尤其是水库输水涵 洞下游排灌方便的稻田更为适合。田埂宽度、高 度要比一般稻田增加5〜10cm;稻田中开一条宽 30~50cm,深40~50cm的环形沟、或者“十”字形 的交叉沟,面积稍大的稻田,也可以开“田”字形的 沟,保持水位10〜20cm。进出水口要设置较密的 隔栅或密网,以防止田螺逃走。稻田底泥以松软 为好,单季稻田、连作晚稻田在放养前2周,应先 用堆肥做池床,使土壤柔软,有利培养微生物、硅 藻、青苔等天然饵料。有条件的应在堆肥前每 667m2水田水深10〜20cm用生石灰50〜75kg、 漂白粉20kg清田消毒。枢制堆肥一般用鸡鸭粪、 切细的稻草和碳酸钙夹层堆积。禽粪与稻草之比为3:1,碳酸钙用量视土壤的酸碱度而定,保持 pH值中性为宜,总堆肥量以3〜5kg/m2为宜。 堆肥必须完全腐烂、堆熟,否则会产生有害气体, 不利于微生物和硅藻类的生长,从而影响田螺的养殖。

  3、放养时间和密度

  放养幼螺一般在插秧后7!10d、秧苗返青后 进行。单季稻田可先放养,等到高温季节时,刚好 稻叶茂密,为田螺遮阴降温。放养密度为:以沟的 面积按50〜100只/m2(规格400〜800只/kg的 小田螺)计算投放,同一稻田放养的幼螺规格应尽 可能一致。一般情况下,当年秋末即可养成规格 为40〜100只/kg的商品田螺出售。有些地方放 养密度低,可搭配饲养一些河虾、鲫鱼、鲤鱼等。

  4、田螺的饲养管理

  养殖过程中,根据田螺吃食情况决定喂食量 (枢制堆肥)。在适宜生长的温度(水温20 ! 28°C ),田螺食欲旺盛,可每2d投喂一次,每次投 喂量为田螺总体重的2%〜3%;水温在15〜 20C、28〜30C时,每周投喂2次,每次投喂1% 〜2% ;当水温低于15C或高于30C时,则少投或 不投。并根据稻螺需要,适时调整水位,从插秧到 水稻分蘖要浅水,养殖期间采取微流水形式,稻田 保持水位在10〜30cm。对进出水口的栅栏、密网 定期检查、洗刷,以利滤水;下大雨时,截断进水 口,以防其被水冲毁。平时防止稻田断水、缺水和 漏水,高温季节加大水流量,以控制水温升高和保 证水体溶氧充足;寒冷季节田螺进入深层泥土冬 眠,此时,每周换新鲜水1〜2次,同时向水体撒一 些切碎的稻草或杂草,以利田螺越冬。养殖过程 防止鸭子、蛇、鼠、鸟类等天敌侵害,及时清除水中 杂草和草根。

  5、安全施用化肥与农药

  为确保田螺安全,稻田养殖田螺的田块要严禁 流入受农药、化肥污染的水源。稻田多施农家肥、 追肥,巧施化肥,严禁施用碳酸氢铵。防治虫害应 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做到粉剂农药在早晨稻叶露水 未干时进行,水剂农药应待稻叶露水干后喷施。

  6、适时收获田螺,提高养殖效益

  经过一年的精心饲养,投放的幼螺可达10 -20g/只,当年孵出的仔螺也可达到5g以上,9-10 月份稻子收割后即可陆续收螺。收获田螺时,采取 捕大留小、分批上市的办法,有选择性地拾取成螺, 留养仔螺和注意选留部分母螺,以做到自然补种, 以后无需再投放种苗。根据田螺的生活习性,在 夏、秋高温季节,选择清晨、夜间拣拾;冬、春季则选 择晴天中午拣拾。田螺运输过程保持湿润,用普通 的竹萎、木桶、编织袋等工具盛装,防止曝晒,及时 上市,提高效益。

上一篇泥鳅池塘规模化养殖的厂址选择与池塘建设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