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陈书记发明核桃剥壳机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8:55:34标签: 核桃 核桃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副业 > 手机阅读

核桃剥壳机

前天下午,我在陈书记家看到这台机器。圆圆的山核桃从这头不断送进去,棕红色果肉从那头纷纷落下来。陈书记领我看完整个流程,说,这其实不是一台机器,是一条生产线,几台机器配合才能完成。

山核桃剥壳取肉,主要是两大步骤:一、把壳从肉上剥下来,二、把混在一起的壳与肉彻底分开。 

浸泡

敲打和二次破壳

先浸泡

采摘去脯的山核桃,陈书记先用开水浸泡15分钟。泡的结果,果肉变韧不易碎,外壳变脆易裂开,更重要的是,浸过水的壳颜色加深,由浅棕变为深褐,这一点在后面极有用处。

再敲打

这一步和机械加工手剥山核桃完全相同,用的机器也一模一样,是陈书记生产线第一个环节,一排7个机器榔头一次把7个山核桃敲开,裂而不碎。

二次破壳

敲打之后,除少部分开裂的壳脱落之外,大部分壳和肉还连在一起。

我亲眼看到,这些“手剥山核桃”送进二次破壳机,待那头出来时,大部分硬壳已和果肉分离。没脱开的送进机器再来一两次,绝大多数都能完全分开。

“壳肉分离”,是山核桃自动剥壳研究者必须面对的第一座高山,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结果,居然被看上去瘦瘦小小,只有高中学历的陈书记攻克了。

我发现,其他环节陈书记都能跟我详细讲解,但一说到这个环节,他不是仰头微笑,就是把话题扯开。 

我俩聊了两个多小时,茶也续了有六七杯,他才非常谨慎地透露了几句,“里面有200个特制刀片”,“其实刀片兼有锤子和刀两种功能”,通过精确控制,让刀片不破坏仁,又能打掉壳。”

陈书记还说,为了找到这个方法,他花了很长时间苦苦思索,突然在去年夏天一个晚上灵感迸发,说来其实简单,但专业搞机械设计的人一定想不出来。他从来没学过机械,反而因祸得福,能大胆地去想去试。

二次剥壳技术是陈书记生产线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环节,还专门申请了专利。

接下来的环节,主要是把混在一起的壳与肉分开。

核桃剥壳机

机械筛选

这是根据壳与肉的物理特性不同。混在一起的肉和壳,用传送带,通过一道宽度设定好的缝隙。体积小过得去的,一种是脱开壳的肉,还有一种是较细碎的壳。过不去的,一种是肉壳还没分开,体积往往较大,另一种是较大弯曲的壳。肉壳没分开的,收集起来,送回去二次破壳。

再风选

简单说就是用鼓风机吹。输送带把壳和肉一起送到风口,壳轻肉重,风一吹,一个跑得远一个跑得近,中间隔断一拦,就各有归宿。风吹后跑得最近的,大多是肉壳还没分开的,送回去二次破壳。

最后色选

就是利用色差,把壳与肉分开,这里要用光电技术,必须提到陈书记的二哥。

陈书记家兄弟三个,他最小,二哥陈建农从小学习最好,考上浙大物理系,研究生毕业去了山东,现在是鲁东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光电专家。最后一道色选环节的难题,就是二哥出手帮他解决。

前面说到,陈书记先让山核桃浸过水,加深了壳的颜色,传送带把深褐色的壳和浅棕色的肉一起送来,在X光和远红外灯光360度照射下,在每秒20亿次电脑运算下,机器马上识别哪个是壳哪个是肉,传送带经过一排60个细密的气孔,气孔根据电脑识别下达指令,快速吹出一股气,吹的力度大小不一,果与肉因此完全分离。除了壳和肉,一些杂质比如小石子小土块,还有一些带着病斑的果肉,都可以色选识别,吹一边去。

现在市面上的山核桃产品,一共三种:完整的叫原籽,敲裂露肉的叫手剥,还有小包装的山核桃仁。这两年,原籽市场越来越小,果仁需求越来越大。

以临安山核桃界资深人士杨毅平开办16年的“东升”食品公司为例。

创办之初,杨老板的产品几乎都是圆滚滚的原籽,人们买去或砸或敲或夹或咬,山核桃圆小坚硬,肉好吃壳难开,每年都有不少人崩坏了牙齿跑去医院。

2001年,手剥山核桃问世后大受欢迎,杨老板的产品中,手剥产量急骤上升,占到绝大多数。那时手剥完全要靠人工,把山核桃放在一块有凹坑的铁砧板上,用同样有凹坑的铁榔头,敲击三到六下,力道大了容易碎,力道小了裂不开,费时费力,产量不高,杨老板十分头疼。

2012年,临安开始手剥山核桃机械化,一台机器一排榔头同时敲下日夜不停,产量难题基本迎刃而解。

这两年,新问题又来了,人们对动手剥手剥山核桃也开始厌烦,直接吃肉的愿望日益强烈,去年杨老板的果肉订单,占到了总产量的一半。

核桃剥壳机

但剥壳取肉还是要靠人工,工人们先敲裂外壳,再动手剥肉。这两年,杨老板都事先在附近各村签下200多个工人(大多是留守农村的老人和妇女),把山核桃给各家拉去,敲完剥好再拉回来,一个工人一天平均能敲十斤,很多时候,杨老板面对订单束手无策。

陈书记在杨溪村当书记5年,每年春节都要请本村一批能人来家茶聚。最近两三年,山核桃厂主们抱怨最多的,就是九月十月白露开杆后,一边是山核桃肉的订单雪片般密集飞来,另一边因为人手吃紧,实在剥不出肉。

2014年春节的茶聚过后,陈书记产生了自己研制山核桃剥壳机的强烈想法。

从2014年春节想法产生,到9月初机器试运行,那段日子陈书记着实下了苦功夫,“没有一天在晚上12点以前睡过觉的。”49岁、高中学历,硬是啃下二十多本专业书籍,还去安徽河南江苏等八个省市考察取经。

一个多月前,杨老板花100万从陈书记手上买下了一套生产线。昨晚,杨老板在电话里跟我说,这段时间用下来,效果让他“相当满意”。

说起陈书记的机器,临安市农办主任陈嫩华用了“革命性意义”这个词语。他还把陈书记的发明,和2001年手剥山核桃问世的意义并列在一起。

2001年那个秋天,同是临安清凉峰镇的山核桃炒货商王新昌,发明了手剥山核桃,一时引起业界轰动,临安山核桃销量在多年徘徊不前后,开始直线上升。临安市政府多次在红头文件中称为“一锤子敲出个大市场”。

2014年3月,临安第一家山核桃企业在上海股交中心上市,敲锣的昱岭食品公司董事长,就是当年的手剥山核桃发明人王新昌。

核桃剥壳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方便了经营者,带来了很好的效果,真的是好处多多。

上一篇核桃收藏挑选有方

下一篇野山核桃的营养价值

副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