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渔场种水稻8000万粮食补贴被私吞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8 01:11:07标签: 水稻 水稻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农作物 > 手机阅读

水稻

近日,“新华视点”记者来到湖北省黄梅县的杨柳湖渔场,这个国有渔场有1000余亩湖面,由黄梅县水产局主管。“渔场的职工也领着国家的种粮补贴。”湖北省纪委工作人员介绍。

记者获得的一份文件显示,渔场虚报水稻种植面积1150亩,虚报油菜种植面积320亩,再以多名行政管理人员、职工及家属的名义申报种粮补贴。“只要实地核查,就肯定能发现申报的这1000多亩地是不存在的。”知情人士透露,但在渔场填报《粮食补贴面积农户分户登记表》向农业部门申领补贴时,核实和汇总环节流于形式,并没有起到应有作用,导致违规申报“一路绿灯”。

无独有偶,在湖北襄阳宜城市流水镇,2013年至2014年申报种粮补贴时,19个村农户种植的西瓜面积申报为种粮补贴面积,共领取补贴资金高达676。18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在侵占种粮补贴过程中,四类违规乃至违法手段较为常见。

—— 无中生有,非种粮田冒领。记者走访了解到,诸如渔场、西瓜地之类的非种粮土地玩“变身术”,计入发放粮食补贴面积的“无中生有”方式十分常见。甚至,一些荒地也“种满”了粮食。2013年,湖北随县石板河村村委会委员晏金贵将101亩地以种水稻、小麦为名申报套取补贴资金近万元。村民告诉记者,所涉土地当时并未种植任何农作物。

—— 变小为大,远超实际面积申报。有些地块确实属于种粮土地,但在申报时,面积被增大,套取了大量补贴资金。2013年至2014年,老河口市有10个乡镇超面积申领补贴1357.37万元。这些土地在超额申报时,用的多是迁村腾地、土地整理增加耕地以及二轮延包未完善等借口。

—— 违规截留挪用款项。按照规定,国家按照实际种粮面积对粮食生产者进行补贴,种粮补贴资金必须及时足额发放到户。但有部分村组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在荆州市万全镇破岭村,2013年至2014年,在村党支部书记梁治艮的安排下,从全村农户的粮补种植面积中拿出1556.45亩集并于本村31户村民名下,共申领补贴24.07万元。而后,这些补贴被截留用于村级“一事一议”等事务开支。

—— 后台“黑手”利用职权篡改虚列。有参与粮补申报相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为自己谋利。荆州市纪委相关负责人介绍,2009年至2014年,时任江陵县财政局企业科副科长孙宏平利用职务之便,以自己亲戚名义,在多个乡镇电子版补贴发放数据中虚列户头,共骗取国家种粮补贴资金22.2万元,用于个人家庭开支。 据新华社

副科级干部虚列户头骗取22.2万元、西瓜地变身“种粮田”套取补贴670余万……近期,湖北对种粮补贴政策执行问题进行了专项核查,累计追责农业部门、财政部门以及基层的党员干部等1000余人,涉及金额8000余万元。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水稻的资讯想要知道,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水稻频道详细了解,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上一篇明年或可去军滩社区欣赏向日葵

下一篇棉花种植技术之吐絮管理技巧

农作物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