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措施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6 03:10:39标签: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施肥药病 > 手机阅读

朋友们想知道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措施?看看小编的总结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细菌性褐斑病对水稻危害很大,因此要防治,应将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水肥管理,在发病初期选用多菌灵或叶枯灵可湿性粉剂、胺铜水剂等农药进行喷雾防治。

一、病害症状
1、叶片:病斑初为水渍状小斑点,扩大后呈纺锤形、长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赤褐色,边缘有黄色晕纹,最后病斑中心呈灰色常融合形成大形条斑,使局部叶片枯死。如病斑发生于叶片边缘时,沿叶脉扩展成赤褐色长条形病斑。
2、叶鞘:多发生于剑叶叶鞘,病斑为赤褐色,短条形,水渍状,多数病斑融合形成不规则形病斑,后期中央呈灰褐色,组织坏死,剥开叶鞘,内部茎杆上有黑色条状斑,叶鞘被害严重时,稻穗不能抽出。
3、稻粒颖壳:产生污褐色、近圆形病斑,重者可融合成污褐色块状斑。
二、侵染循环
病菌在病株残体、种子以及各种野生寄主上越冬。种子上带菌,播种后直接引起幼苗发病;在病株残体和野生杂草上越冬的病菌先为害杂草,以后再借风、雨传播侵染插秧后的水稻,感病水稻上的病菌再借风、雨传播引起再侵染。此外,病菌也可以借灌溉水进行传播。
三、发病条件
1、菌源。凡上年残存的病残体、病种子数量多,如不经处理,均可引起来年发病。野生寄主菌源多,也可加重病害。
2、气候条件。天气阴冷,再加上大风,尤其暴风雨使稻株叶片多伤,可加重病情。
3、稻田管理。水肥管理不当,氮肥过多,长期深水淹灌,水稻生育不良,病害发生较重。
四、防治方法
1、消灭菌源。病种子消毒处理,病稻草进行销毁,稻田附近或池埂上的野生寄主(杂草)也应割除销毁。
2、肥水管理。浅水灌溉,科学施肥,严禁有病水田串灌。
3、药剂防治。2%加收米80-100毫升/亩,或50%多菌灵100毫升/亩,或25%叶枯灵可湿性粉剂170-340克/亩,或14%胶胺铜水剂125-170毫升/亩,或10%氯霉素可湿性粉剂60-70克/亩,兑水15-20升茎叶喷雾。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措施


要防治水稻白叶枯病,不仅要选用抗病品种,而且对种子进行脱毒处理,生长中加强肥水管理,发病时选用针对性药剂进行喷施防治。
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优良品种,种前用消毒剂进行脱毒处理,以减少田间病菌源。做到合理密植、适当稀植,以保持水稻良好的生长环境。并在定植后喷施新高脂膜以缩短缓苗期、保护秧苗长势茂盛。
2、加强肥水管理,稻田不得深灌、串灌、漫灌,做到排灌分开、浅水勤灌、适当烤田,杜绝病田水流入无病田。同时根据水稻需肥规律、产量水平和土壤肥力状况,做到及时追肥、均衡养分,避免氮肥施用过量、过迟,造成植株旺长、徒长。
3、老病区在台风暴雨来临前或过境后,对病田或感病品种立即全面喷药1次,特别是洪涝淹水的田块。用药次数根据病情发展情况和气候条件决定,一般间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可使用针对性药剂与新高脂膜混合喷施,以多倍提高防治效果,控制农药挥发飘逸,防小雨水冲刷。
以上就是小编为您介绍的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方法,希望小编总结的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种植水稻,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对于水稻细菌性褐斑病防治措施你清楚了吗,欢迎分享给您的朋友!

上一篇菠菜潜叶蝇病虫害如何防治

下一篇甜菜夜蛾用什么药防治

施肥药病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