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吃牛蛙感染寄生虫致失明瘫痪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7:07:50标签: 牛蛙 牛蛙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畜牧业 > 手机阅读

牛蛙

网友@Happy张江发布了一条微博:“一位医生讲述的邻居家恐怖的故事:本来很健康的男孩,却忽然癫痫头疼抽搐;而男主人在3周后也出现剧烈呕吐、头疼、昏迷。由于他们某次吃的牛蛙里的寄生虫进入了身体,并随血液进入了大脑,手术后寄生虫竟长达半米,至此脑部受创,癫痫伴随一生。”微博中还提醒“这种寄生虫爆炒杀不死,会致失明瘫痪,千万要小心!”该微博发布短短2天后,转发量已经高达1万2千多,不少微博达人甚至“大V”纷纷转发并评论:还是少吃。

以牛蛙作为食材的美味,在餐馆、酒店非常普遍,也是很多人的“必点菜”。而记者昨天走访了美食街和京华城的20多家饭店后了解到,超8成店家都表示“有这道菜”、“年轻人爱吃,点得很多”。

医生观点

半熟野味中容易有寄生虫

这条网络疯转的微博,引发了不少市民好奇,“真的会感染寄生虫吗?是不是以后不能吃牛蛙了?”对此,记者咨询了@扬晚名医团的成员。

微博中提到的寄生虫,是一种名为“裂头蚴”的寄生虫。对此,市一院感染科主任吴峰表示:“人作为不少寄生虫的寄生宿主,的确是可能被感染的。曼氏裂头蚴病是迭宫绦虫第Ⅲ期幼虫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在食用一些没有经过高温烹煮的半熟野味时,野味身上的寄生虫就会进入人的体内。”据了解,被“裂头蚴”感染的情况在临床上较为少见,而且一旦感染这种寄生虫,其幼虫游走到身体各个部位,如眼部、腹壁、大脑、乳腺、肺等,因此也容易误诊。据了解,目前治疗裂头蚴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取出寄生虫,治疗本身有痛苦有风险不说,即使寄生虫被取出,人体可能还要继续承受病痛的折磨。

“现在自来水普及,不太可能因为污染的水源而感染,所以更多的还是从食物中感染。”吴峰介绍,野生的蛇跟蛙类携带这种寄生虫的几率非常高,有的地方调查发现,60%的野生蛙类和蛇类的体内携带有裂头蚴,所以爱好这两种野味的人群更要注意饮食卫生。”

吃货注意

带血丝的牛蛙等少吃为妙

记者了解到,如今的牛蛙虽多为养殖,但作为蛙类,并不能排除其体内有寄生虫的可能。不过专家表示,关键要经过高温煮透,达到“灭菌”效果。爆炒、涮火锅等方法,往往会因为烹煮时间短,存在无法彻底杀灭裂头蚴的可能。

在川菜馆工作了20多年的大厨田师傅,是烹煮牛蛙的高手。“制作牛蛙时,很多厨师都会快速爆炒或汆入煮沸的石锅中,直接端上桌。”田师傅介绍,“牛蛙的烹煮对厨师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否则顾客吃起来,要么就是觉得‘有血丝、没熟’,要么就是‘太老、肉不嫩’。”

“有血丝,那肯定是没熟的,最好少吃。虽然不一定会被感染,但健康不容大家去冒险。如果发现这种情况,可以让饭店进一步烹煮。”吴峰提醒,“此外,不要寄希望于调料,麻辣、食醋、酱油、生姜等,并不能满足食用时的‘灭菌’效果。”

如何安全吃牛蛙?

高温彻底加热或低温冷冻

据悉,一般情况下,牛蛙在100℃时经过5分钟的烹煮,就能保证裂头蚴的彻底杀灭。酱油和醋虽然可以彻底杀灭裂头蚴,但是操作的条件是将尺寸很小的食材浸泡在醋中至少24小时或者酱油中至少6小时。在现实的操作中,我们不太可能将食材切割得太小,也不太可能将食材放置在调料中如此长的时间。所以,光靠调料腌渍来杀虫并不是可靠的方法。

除了加热,冷冻也是杀死裂头蚴的方法之一。有研究表明,-20℃冷冻2小时可以杀死蛙肉中的所有裂头蚴。当然,冷冻法的效果除了和温度以及时间有关外,材料的大小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大包装的蛙肉或者蛇肉,-20℃条件下冷冻24小时更为稳妥。

上一篇牛蛙能够延缓人体细胞的衰老

下一篇草鱼鱼苗卖多少钱,养殖赚不赚钱

畜牧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