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青海牦牛产业振兴蓄势发力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4 19:20:37标签: 牛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畜牧业 > 手机阅读

原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研究员陆仲麟介绍说,青海在牦牛营养学研究、高寒草原学研究、畜牧系统学研究、牦牛传染病侵袭病学研究等领域都走在全国同行的前沿,专业技术人员不但数量多而且都具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在推动牦牛产业发展中,不仅要充分发挥当地科技人员的聪明才智,也应创造条件让“外脑”来青海从事牦牛事业的发展。

陆仲麟还表示,建立独立的牦牛肉、奶的评价体系是青海省畜牧科技事业单位的重要任务,如果一直以专用肉牛的标准要求规范牦牛,那么牦牛肉永远无法跻身于全国牛肉分级行列。

青海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也是牦牛的主产区,被称为“世界牦牛之都”。2017年底,青海牦牛存栏总量480.97万头,居全国之首,占全世界牦牛存栏量的32%。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青海牦牛产加销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从事牦牛养殖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达到1000多家,牦牛肉、奶、毛绒的加工企业达到500多家,产品种类200余种。

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坦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关键。牦牛产业的振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虽然青海的牦牛产业已经具备了强有力的发展基础,但是精深加工能力薄弱、品牌还不够强等问题依然是牦牛产业发展的短板,只有补齐短板,牦牛产业才能行稳致远。”

针对牦牛肉产品加工,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所研究室主任孙宝忠表示,要充分利用公众认知,大力推进牦牛肉商品化发展,发挥牦牛肉安全营养特色,开发青少年儿童牦牛肉食品,创新发展出口类型牦牛肉产品;探索发展养生牦牛产业模式与产品发展,赋予基地新功能。

北京方圆品牌营销机构负责人李明利说:“一个产业发展需要有王牌产品才能立足,发展牦牛产业应有品牌思维,且安全是底线、健康是核心、方便是趋势。”他建议,“青海要推进牦牛产品品牌营销,必须要拓宽思路,从地方特产到一道美食;重软实力,多花钱打品牌,进入消费生活;主动出击,打破区域局限,布局全国。”

上一篇黑猪养殖打造“互联网+黑猪”新品牌

下一篇中国黑猪品种介绍

畜牧业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