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水貂生殖生理特性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11 04:11:34标签: 水貂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养殖技术 > 手机阅读

  (1)公貂睾丸的季节性变化公貂睾丸在 秋分时开始发育,但发育很缓慢。11月下旬 睾丸下降到阴囊内,其体积和重量开始日益增大和增重,随着冬毛的成熟,睾丸发育大大加速,机能逐渐恢复和加强。冬毛成熟时,睾丸平均重量1 14克,在配种季节到来时,睾丸重可达2.--2 5克。已完全发育成熟,开始形成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出现性欲。春分后,随着配种季节结束,睾丸开始萎缩,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机能减退。到夏季睾丸仅重0. 3-0. 5克,体积仅为配种季节的l/5-1/4。

  (2)母貂卵巢的季节性变化母貂卵巢在非配种季节平均重0.3克,4 1 7毫米,宽2. 57毫米;在配种季节平均重0.65克,0.31毫米,宽2.77毫米。体积的增长主要是由于卵泡的生长。非配种季节卵泡直径0.65毫米,动情前期。90毫米,并产生成熟的卵子,动情期卵泡直径可达1. 0-1.2毫米。一般认为,卵泡直径达到1.0毫米时,母貂就开始出现发情征兆。从原始卵泡到排卵前,卵泡的发育阶段里,卵的生长前期较快,后期减慢乃至完全停止;相反,卵泡在前期生长缓慢,后期加快。当卵泡直径达0.5毫时,卵似乎完成了它的生长,直径近于。.1毫米。卵呈球形,黄卵,周围有一层透明带,外有卵泡细胞形成放射冠。

  (3)母貂的发情周期母貂的一个发情周期,是由一个动情期和紧随着的一个间情期所组成。母貂在整个配种季节可出现2-4个发情周期。每个发情周期通常为6-9天,其中动情期持续1-3天,此期母貂容易接受交配和受精;间情期一般为5-6天。这主要根据母貂在交配排卵后有6-9天的不应期,此后复配才能再次排卵。在排卵不应期里,即使达成交配也不能诱发排卵。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基本上实行 分阶段配种。

  (4)交配水貂交配时公貂叼着母貂颈背部并趴在其背上,两前肢紧紧抱着母貂的腰部两侧,阴茎勃起并插入母貂阴道内,阴茎骨钩钩住母貂阴遭的袋状黏膜皱褶,多次耸动臀部而有射精动作,才算达成交配。水貂的交配时间较长,平均约为60分。一般配种期的前期没有后期交配时间长。

  阴茎骨钩钩住阴道袋状黏膜皱褶,对于保证达成交配起着重要作用。因为,一旦钩住,只要没有射精,阴茎处于勃起状态,就不易脱钩,即使母貂挣扎,也会由牵拉袋状黏膜皱褶产生疼痛感而停止挣扎。另外,阴茎骨钩钩住袋状黏膜皱褶时,公貂的尿生殖道外口正对着由于性兴奋而开放的子宫颈口,这样公貂在射精时就可直接射人子宫颈内。交配结束后,袋状皱褶正好包围着子官颈口,可以防止精液外溢,可以免除阴道内对精子的不良影响。

  公貂的精子呈蝌蚪状,全长70微米。在显微镜下观察,头部呈椭圆形,尾细长,中段连结尾部.其间无明显界限,头的前部有发亮的顶体。精子有独立运动能力,除足部摆动外,还沿中轴方向作旋转运动,所以精子运动是直线前进的。

  (5)排卵水貂是刺激性排卵的动物,交配动作是诱发排卵的刺激因素。

  交配动作通过神经反射,把神经冲动传导到下丘脑,由其分泌促性腺素释放因子,经脑垂体门静脉到达腺垂体,使之分泌促性腺激素,促使卵泡迅速发育,并在交配后36-42小时卵泡破裂排卵。交配后至排卵前,卵泡体积进一步增大,达到非配种季节的1.5倍。排卵后又恢复到动情期的水平。在一个动情期里,交配诱发排卵后,有6-9天不应期。在此期里,无论是交配刺激或是注射孕马血清、还是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都不能引起再次排卵。在不应期内黄体是不活动的,这段时间也是新的一批卵泡发育到排卵前卵泡阶段所需的时间。此期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动情期,无论前次排的卵是否受精,都可通过交配再次排卵。

  母貂在一个发情周期里,卵巢上有较多的卵泡发育,但能成熟排卵的有8个左右。其他卵泡在发育的不同阶段萎缩退化。每次卵巢排卵的总数是相对稳定的,实验证明,即使切除一侧卵巢后也仍然排那么多的卵子。这被推测是,由于从腺垂体释放的FSH其能维持到血中雌激素达一定水平。此时,FSH的释放被雌性激素的反馈作用所抑止而停止分泌。所以,只有有限的卵泡能得到充分发育。

  交配不是唯一的刺激,一些母貂被公貂追逐爬跨,甚至人的抓握就能引起排卵。

  (6)受精受精是精于和卵子结合的过程。水貂精于和卵子结合的部位在输卵管上段。受精过程的完成必须是在受精部位同时存在着有受精能力的卵子和有足够数量的活力强的精子。排卵后12小时左右,卵子就失去受精能力。

  卵泡破裂时,卵子随卵泡液冲出,卵巢囊内的液体提供了运送卵子的介质。此外,输卵管上端的内壁上有许多纤毛,纤毛摆动形成流动渡也有助于卵的运送。卵排出后到达输卵管上段,在受精部位的时间不到12小时。精于在公貂附睾内贮存时已开始成熟,但需到母貂生殖道内才能获能。公貂交媾射精后,精子靠自身的运动,并借助子宫、输卵管肌肉的收缩及上皮纤毛摆动,需数小时方能运行到受精部位。精子在母貂生殖道内有受精能力的时间为48小时左右,最长不超过60小时。精子和卵子在输卵管的受精部位相遇、结合,发生受精作用,形成受精卵。

  水貂在周期复配时,所产的子貂几乎都来自后1次交配的受精卵,而前次交配的受精卵很少能正常发育到出生。有人推测是由复配的交配动作使子宫肌频繁收缩,使处于游离期的前次交配产生的受精卵发生不易察觉的早期流产。

  (7)妊娠与分娩

  1)妊娠从受精卵形成到分娩称妊娠期。水貂的妊娠期为47±3天,个体间变异比较大。整个妊娠期胚胎发育分3个阶段。 胚胎的早期发育:卵在输卵管上段受精后,便开始均等分裂,称为卵裂。经多次卵裂形成桑葚胚。细胞继续分裂形成一个实心的实囊胚,表面为一层上皮细胞,称滋胚层,里面的细胞称内细胞团。以后在内细胞团的~边发生一个腔,逐渐变大,内细胞团贴附在腔壁上,这时的胚胎称腔囊胚,也称胚泡。水貂的胚胎在胚泡期进入子宫。由受精到胚泡期,经输卵管到达子官的时间需6-7天。

  胚胎滞育期:胚泡进入子官角后,由于子宫内膜还未为胚泡着床作好准备,还不能着床,需经过1-46天的在子宫中游离阶段,称延迟着床期。此时,胚泡的发育极为缓慢,处于相对静止的阶段,所以称为胚胎滞育期。水貂妊娠期个体差异比较大,就是由于有一个时间长短不定的延迟着床期。此期的长短决定于妊娠黄体的发育,妊娠黄体的发育x与光周期变化规律有密切的关系。春分前交配时间再早,胚泡在子宫角也不能着床,仍处于游离阶段。春分后日照时间的逐渐增加,通过神经反射,作用于下丘脑腺垂体系统,促使LH(促黄体生成素)分泌并逐渐增加,从而迅速形成妊娠黄体并分泌孕激索,使子宫内膜进一步发育,为胚泡着床作好准备,这时胚泡才能着床。所以·春分前配种结束早的母貂一般比配种结束晚的母貂有更长的延迟着床期,也就是说有更长的妊娠期。处于延迟着床期的胚泡可自由地从一侧子宫角转移到另一侧子宫角,最终导致两个子宫角巾有基本上同等数量的着床胚泡。

  胚泡在子宫角游离时间愈长,着床率愈低,胎产子数量愈少,这是水貂繁殖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提高水貂繁殖率这一环节是关键。

  着床后的发育:胚泡在子宫内着床后,母体的子宫内膜与胚胎的绒毛膜形成胎盘,它是胚胎得到氧气和养料的主要器官,胚胎与母体物质交换通过胚胎进行。着床后的发育,是胚胎发育的主要阶段,一般较为恒定,为30土2天。

  2)分娩发育成熟的胎儿通过阴道产出体外的生理过程称为分娩。临产时母貂身体发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如骨盆韧带松弛、子宫颈扩张、排出初乳等。胎儿从子宫里娩出的动力主要是在催产素的作用下,子官肌发生阵发性强烈收缩。分娩过程可分为3个期:子宫颈口开大、娩出胎儿和娩出胎盘。

  (8)泌乳母貂分娩后的最初几天里,分泌的乳汁为初乳。它含有常乳所没有的蛋白质、各种免疫抗体和无机盐。它能增强子的抵抗力并促进子貂的迅速生长发育。子貂生长发育相当迅速,初生重8-11克.40日龄可达218 - 300克,增重20-30倍;初生子貂体长6-8厘米.40日龄可达22厘米左右,增长约3倍。母貂乳汁中固体物质含量很高而水分少,营养成分丰富,能满足子貂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各种物质。所以,子貂在哺乳期生长发育十分迅速。

  (9)假妊娠在母貂的繁殖中,有时会遇到假妊娠现象。即母貂在发情交配后,虽然未形成受精卵,或胚泡未能着床形成胚盘.却有一系列类似妊娠的征兆,但又不经产子就消失了所有的妊娠征兆。假妊娠母貂在交配或假交配之后,黄体经过休眠期不仅未退化,反而增长并分泌孕酮,其直径达到1 300微米左右,其后直径逐渐减小,即假妊娠黄体比妊娠黄体直径微小,只有150-200微米。血浆中孕酮水平在交配或假交配后15天之后缓慢增加,并在30-40天之间达到最高水平线,然后缓慢下降。组织学研究证明,假妊娠母貂的卵巢中有小黄体存在,腺垂体中分泌FSH(促滤泡生长素)的细胞明显增加,并有高度活性,因而刺激和促进了卵泡的成熟,所以卵巢中有成熟的卵泡,因此可出现“持续发情”。而正常妊娠母貂的腺垂体中没有或很少发现分泌FSH的细胞,卵巢中也没有相当于动情前期和动情期的成熟卵泡。

上一篇水貂的配种

下一篇:很抱歉没有了

养殖技术本月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