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茶农业网 — 助力农村创业者走上致富之路!

小泥鳅致富路上翻大浪

来源:互联网时间:2023-09-05 19:06:43标签: 泥鳅 泥鳅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黑茶农业网 > 渔业 > 手机阅读

泥鳅

从2009年创办安居区大鳞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开始,该合作社理事长肖建波在养泥鳅这条路上历经坎坷,终于闯出了一条致富路。几年来,在肖建波带领下,合作社通过发展特色养殖,创优品牌,开拓市场,有效促进了三家镇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

“这里的泥鳅苗比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好多了!这趟没白来!”近日,重庆市潼南县的张方义专程驱车来到大鳞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看着水塘里的泥鳅苗啧啧称赞道,“在重庆就听人说这里的泥鳅苗好,今天我们来了4个人,要买1000多公斤呢!”

“那当然了,所有的泥鳅苗都是我自己培育的。”旁边一位年轻人热情地介绍着,他就是这家养殖场的主人肖建波。6年前,他怀揣着创业梦想回到家乡办养殖场养泥鳅。如今,他的泥鳅养殖基地已经达到500余亩,不但自己年收入几百万元,还带动了周边百余户养殖泥鳅致富。

养泥鳅对肖建波来说其实是半路出家。上世纪90年代,肖建波本是一名医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肖建波对养殖泥鳅产生了浓厚兴趣。为了学习养殖经验,他专门前往江苏连云港一家大型水产养殖基地打工,一干就是6年。丰富的水资源、便利的交通条件,安居区三家镇有着水产养殖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6年后,肖建波投资200多万元,在三家镇成立了大鳞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一开始,肖建波的养殖场办得并不顺利,后来他通过自己搞孵化,专门买来养殖类书籍和显微镜等实验器材,并到连云港等地考察,终于摸索出一套自己的养殖方法,经过几年的发展,合作社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年收益近千万元。但201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让肖建波损失惨重。

“‘6·30’洪水导致整个养殖场的泥鳅跑得干干净净,经济损失达200多万元,当时对我的打击确实很大。要么放弃,要么咬牙坚持。”肖建波最终选择了坚持。经过反复思索,肖建波认为,造成损失的原因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平时管理上的疏忽,错误高估了防洪设施的能力。经历这次失败,肖建波更加稳重,经过分析自身优势,他很快重振旗鼓,再次大规模养殖泥鳅。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的大鳞副泥鳅养殖专业合作社已成为三家镇水产业当仁不让的龙头,在整个安居区也名声响亮。基地泥鳅养殖面积达到500多亩,在技术方面,合作社工厂化水处理设备配套先进技术,使泥鳅育苗存活率达到70%以上,比传统存活率提高了几十倍。在销售方面,泥鳅苗销售辐射遂宁、绵阳、重庆等地,还通过集装箱从连云港港口出口到韩国。

肖建波富起来了,但他没有忘记帮助他人。“合作社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帮助周边群众增收致富。”肖建波告诉记者,对于有养殖泥鳅需要的群众,只要上门来请教技术,他都会认真给他们讲解,除了带动周边群众养殖泥鳅外,还通过回收泥鳅来帮助养殖户解决销路问题。

上一篇巧吃泥鳅能护肝

下一篇秋冬青虾池塘养殖的管理工作

渔业本月排行